首页

国产女女

时间:2025-05-23 18:37:51 作者:泉州边检"一站式"服务助力国产游艇扬帆出海 浏览量:71375

  中新社上海3月28日电 题:“我们不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

  中新社记者 缪璐 李佳佳

  当前,全球面临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多重挑战,国际社会既要努力克服各种危机,也要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在2023年11月至12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198个缔约方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阿联酋共识”,旨在使“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保持在可实现的范围内。“阿联酋共识”呼吁各缔约方从化石燃料转型,实现净零排放;鼓励各缔约方提交国家自主贡献(NDCs)文件,包括“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增加两倍”等新的具体目标。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有机统一?世界各国如何共同应对挑战,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国能否借鉴他国经验并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就此,“东西问·中外对话”邀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七次全球环境展望团队GEO-7(The Seventh Global Environment Outlook)外籍专家莫尼卡·克雷茨(Monica J. Kerretts),康奈尔大学教授埃隆杜-恩格勒(Parfait M. Eloundou-Enyegue)与同济大学教授谭洪卫展开对话。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谭洪卫: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

  埃隆杜-恩格勒: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观点。有些学者认为两者互相矛盾,无法调和,我们无法兼顾;也有一些人态度更加积极,认为可以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那些认为二者可以兼顾的人被称为“丰饶论者”。他们非常乐观。他们感到乐观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他们认为人类非常聪明,每次遇到问题,都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技术。第二个原因是,从经济学和市场的角度来看,存在一种通过市场体系和价格进行自发调节的机制。如果一种环境资源开始减少,并变得稀缺,那么该资源的成本将会提高,人们将不会使用它,该资源就会被保留下来。第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产业会不断升级。农业社会时代产生的污染不多,工业社会阶段产生的污染最危险。到了信息社会时代,污染水平会再度降低。所以他们认为,那些现在还高度依赖工业的国家需要忧心污染,那些不再将工业作为增长主要来源的国家则不需要太过担忧。

  克雷茨: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环境是发展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因此,我们不能脱离发展谈环境。比方说,如果你要修建公路,就得了解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以及道路建设会对周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我们要把环境与其他方面结合起来考虑。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它将改变我们的政策设计、决策思维,以及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谭洪卫:在环境和气候领域,世界各国是否面临共同的难题?应如何共同应对挑战?

  克雷茨:我认为,欧洲国家一直将环境作为其发展理念的核心部分。而我很高兴地看到,中国也是这样。我在上海从机场开车到这里(对话地点)的路上,我能观察到,(保护)环境正成为一项关注重点。无论是围绕绿色能源,还是围绕各种事项的绿色解决方案,都是如此。看到中国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真的很棒。但是多年来,国际媒体没有充分关注中国在这方面所开展的工作。

  对我们来说很棒的一件事是,我们可以实地观察中国,真正了解到中国在废弃物管理、固体垃圾处理方面的思考逻辑。因此,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发挥的引领作用。之前访问中国时,我曾关注到在北京举办的服贸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这场展会上,展出的最大的服务类别之一便是绿色转型和绿色环保,所以我对这方面印象深刻。我认为,现在有很多关于中国的讨论,探讨中国如何在与世界其他国家开展合作的同时,进行环保技术的传播。我认为很多时候,我们(在观察中国时),可能没有把两者结合起来。

视频:【东西问·中外对话】联合国环境问题专家: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付出诸多努力 外界应加深了解来源:中国新闻网

  埃隆杜-恩格勒:当今世界面临许多共同问题。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首先,必须说服全世界的人们相信,气候问题形势严峻。科学家们知道气候在变化,生物多样性在减少,但我们必须让全世界对此有更广泛的认识,或者说必须让全世界每个人都相信,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因此,首要问题是提高认知。

  其次,我们必须了解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些人可能会接受环境正在发生变化的事实,但却不知道这是人类导致的。我们还要认识到一点,即人类活动应对环境负责。第三步就是准备做出必要的牺牲,以改变环境恶化的局面。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能源、回收产品、不浪费食物等,这些都是每个人日常就可以做出的环保行为。但我们还需要进行制度变革,促进技术的发展,更有效地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因此,在环境治理方面如果想获得成功,有三个步骤必不可少:认识到问题所在,提高公众意识;认识到人类的责任,然后承担起责任;做出我们需要做出的改变,以扭转这一趋势。

  当然,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必须认识到,一味指责说“中国应该先这样做”,或者“非洲应该先这样做”“欧洲应该先这样做”,都是没有用的。我们是一个整体,应该共同努力,因为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在环境方面发生的改变会影响到每一个人。

  谭洪卫:在绿色发展方面,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可以达成怎样的合作?

  埃隆杜-恩格勒:我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大国,至少在三个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在领导力方面,中国能够向世界其他国家展示其正在做出的努力,而且相关实践经验可以在其他地方复制推广。当我来到中国时,我看到了对不同车牌分类管理的系统。如果你的车牌是绿色的(意味着新能源车),那么你就可以享受政策优待。二是科学合作。2023年,中国主办了“全球环境科学家大会暨第七次全球环境展望第二次作者研讨会”,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共同思考解决方案。中国的确在促进本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合作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此外,中国正在成为向非洲等地区提供国际援助的一大力量。我认为,提供援助的种类很重要,投资领域也很重要。各国都有投资绿色经济的需求,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全球合作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视频:【东西问·中外对话】康奈尔学者:助力他国绿色经济投资 中国可发挥重要作用来源:中国新闻网

  克雷茨:首先,中国一直在发挥引领作用。例如,中国是金砖机制的主要参与者,已经在非洲多国进行了投资,并在当地做了很多事情。我认为,我们要确保中国与非洲各国政府共同努力的方向是,思考气候危机对非洲的影响。

  2023年9月,首届非洲气候峰会在内罗毕举行,会议由我国(肯尼亚)总统鲁托主持。峰会之后,许多国家开始考虑如何帮助非洲大陆应对气候变化;另一个结论是,需要思考整个碳融资过程以及其意义。

  中国作为金砖国家的一员,参与了非洲很多发展项目。未来值得思考的不仅仅是非洲的发展问题,还要从整体去考量气候变化和发展进程,也包括气候变化带来的更深层次影响。(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人社部:引导企业规范用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法维权

记者了解到,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中老铁路的客流呈现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等多重叠加的特点,旅客出行需求持续旺盛。2024年以来,中老铁路日均发送旅客近6.2万人次,同比增长19.1%。此前,在春节期间,中老铁路全线连续4天单日发送旅客突破10万人次,西双版纳站更是连续3天到发旅客突破6万人次,充分展现中老铁路在促进人员往来、加强文化交流方面的巨大潜力。

俄罗斯马哈奇卡拉加油站爆炸 已致12死56伤

古话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桥通常被视作“连接”的载体,舒勇认为,文化需要桥梁,桥梁的打造也依靠文化。而在舒勇美术馆4楼,就存放着一座关于“桥”的艺术博物馆。

国家发改委:携手东盟共建富有韧性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学习进行时】应秘鲁共和国总统博鲁阿尔特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13日至17日赴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推出文章,一起重温习近平主席与秘鲁的故事。

成都天府大道悬挂五星红旗迎接国庆节

“升旗仪式作为颁奖仪式中的重中之重,更不能允许有任何的失误。”过往新闻中的国际赛事颁奖仪式失误,如同警钟般时时在刘洋耳边敲响。身为颁奖仪式主管,刘洋要求自己在每一场升旗仪式前,都对升旗装置进行多次检查。

李保东: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实现碳中和办会目标

科技日报讯 (记者宋迎迎)4月26日,我国首条全自主运行系统(以下简称“全自主系统”)线路——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